红海危机加深 他们却要“茶叶出海”!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普洱茶

红海危机加深 他们却要“茶叶出海”!

俄乌冲突久拖不决,巴以冲突火上浇油,红海航运危机加重,国际贸易首当其冲。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,今年1月上旬,运河过船数同比下降了30%。肯尼亚对苏丹茶叶出口运输成本大幅飙升,40英尺集装箱费用上涨了133%;据蒙巴萨拍卖会茶叶贸易商称,目前运往喀土穆的一集装箱茶叶价格已升至3500美元,而巴以冲突前为1500美元。

就在这个当口,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推出“2024中国茶叶出海计划”,将于今年7月、10月、11月三个时间组织中国茶企业前往俄罗斯、乌兹别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五国进行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。

记 者

赵光辉

中华合作时报·茶周刊

全媒体记者

受访者

魏 有

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、茶产业分会秘书长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常务副院长

组织方对目前国际茶叶贸易前景是怎么看的?这种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底气来自哪里?国际局势动荡造成的市场空缺我们怎样抓住、填补?带着一连串疑问,中华合作时报·茶周刊全媒体日前对“出海计划”组织方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、茶产业分会秘书长、“一带一路”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常务副院长魏有进行了专访。

记者:疫情防控转段后,国内茶叶企业走出国门、开拓海外市场的热情怎样?海外市场有哪些新特点?作为从事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专业机构的负责人,您了解的情况是怎样的?

魏有:2023年,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,国内很多茶产区掀起“出海抢单”热潮,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浙江等多地政府和企业积极组团前往俄罗斯、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、摩洛哥等国家考察、参展,但是效果比较一般。主要是因为疫情三年我们与合作商往来中断,这三年不少合作商寻找了新的供应商,我们的市场份额被挤占了,如今重新夺回比较困难;同时,全球经济放缓,茶饮消费也更加多样化。

但即便如此,我们也要“偏向虎山行”,必须要走出去,告诉世界、告诉采购商:中国供应商回来了!中国会提供更多、更优质的产品供世界选购。

记者:海外茶叶市场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有多大?目前呈现什么新的特点或者趋势?

魏有: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,扰乱了几乎所有行业的正常秩序,茶产业也不例外。疫情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茶叶生产、流通;封锁限制、进出口禁令以及供应链中断是疫情对海外茶叶市场的主要影响方面;地域上,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东非等主要茶叶产区在疫情期间均受到影响。但也正是由于疫情,海外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健康消费信号,对绿茶、花草茶等健康功效突出的产品需求大幅上升。当然,红茶作为海外市场最大的茶叶消费品类其地位仍不可撼动。

记者:今年的“茶叶出海”计划为什么首先选定考察俄罗斯、乌兹别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摩洛哥、阿尔及利亚这五个国家?他们的市场都有什么特点?

魏有:俄罗斯、乌兹别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摩洛哥、阿尔及利亚是世界主要茶叶进口与消费国家、地区;同时,五国均为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,且都是我国茶叶出口主要贸易合作伙伴,是未来几年中国茶叶海外发展的主要目的地之一,潜力不容小觑!

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,年进口量约18万吨。俄罗斯茶叶市场规模庞大,消费人群广泛,呈现多元化趋势。茶叶的消费品种非常丰富,包括黑茶、绿茶、白茶、普洱茶等多种类型,其中黑茶和红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。2022年,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总量约2万吨,在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中排名第四,进口种类包括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普洱茶、花茶。

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,每年人均消费2.65公斤,位居世界第四,而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2公斤。乌兹别克斯坦年茶叶需求量约为2.5万—3万吨,而茶叶消费百分百依靠进口。2022年,乌兹别克斯坦从中国进口茶叶约2.5万吨,在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中位居第二,进口种类包括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和花茶。

“出海计划”主办方组织的2018年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。

马来西亚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,茶叶在马来西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。茶叶是马来西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。马来西亚也是茶叶的生产国之一,主要种植绿茶、红茶和乌龙茶。茶叶市场在马来西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。马来西亚茶叶市场主要以消费为主,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。传统的红茶、绿茶和乌龙茶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,有机茶叶和花草茶等天然茶叶也越来越受欢迎。2022年出口至马来西亚的茶叶量达0.93万吨,同比增长27.93%,出口额达28471万美元,同比增长10.94%。自2017年以来,中国大陆出口至马来西亚茶叶一直保持稳健增长,可见马来西亚茶叶消费市场的活跃与潜力。

摩洛哥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北非国家。摩洛哥人偏爱中国绿茶。整个非洲绿茶的进口量摩洛哥占到了64%,在全球绿茶进口量中占到了21%,其中吸收了中国20%的出口量,一直稳居中国茶叶出口市场TOP1。多年来中国绿茶出口的1/4进入摩洛哥,其是中国绿茶的重要贸易伙伴。近几年花茶出口增长强劲,红茶、普洱茶、乌龙茶也零星出口。

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,紧邻摩洛哥,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,经济规模在非洲位居前列。阿尔及利亚以消费绿茶为主,仅次于摩洛哥。阿尔及利亚人喝绿茶的历史并不长,短短200余年的时间就使绿茶成为当地最受喜爱的饮料之一。阿尔及利亚的绿茶都来自中国,2023年前10个月,阿尔及利亚从中国进口茶叶1.8万吨,主要进口绿茶,少量进口红茶和花茶。

从以上的综合数据我们可以看到,这五个国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,所以,我们的“2024中国茶叶出海计划”首选这五个国家作为推广和考察的地方。

记者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需要多领域、大量的产品,中国茶叶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具有哪些特点和特殊地位?经过十年积累,目前具有哪些优势?

魏有:茶叶与“一带一路”渊源颇深,是继丝绸、陶瓷之后中国的又一个标志性产品。近10年来,随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大力推进,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及传播也日益广泛。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平台,“茶叶专列”不仅促进了茶叶国际贸易的发展,而且促进、提升了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,让中国茶文化收获了更多外国朋友,“民心相通”还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。

2019年,组织方在肯尼亚考察。

茶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包容性、亲和力和凝聚力等属性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的“和平合作,开放包容,互学互鉴,互利共赢”十六字精神高度契合,有利于凝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,形成“一带一路”共建的合力,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。

十年中,我们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经贸逐年增长。尤其是农产品贸易。2023年我国茶叶出口前10名国家,其中9个是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。十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影响日益深远。

记者:从过往贵机构组织的考察看,考察的参与者来自哪些茶区?企业有哪些特点?开拓市场者、维护市场者分别占多少比例?

魏有:从2015年至今,我会组织过多次国外考察和参展,包括韩国、斯里兰卡、美国、肯尼亚、澳大利亚、法国等,团内成员主要来自浙江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苏、贵州等茶叶产区,有一部分企业是已经在做出口的企业,想通过我们的考察开拓新的出口市场;也有一部分是还未实现出口的企业,想通过出国考察开拓国外市场,以实现贸易“零的突破”。大体上,开拓、开辟市场的企业占90%,维护市场的企业大概占10%左右。

记者:出国考察内容多、时间紧,怎样在短时间内提升考察的效果,怎样让海外市场客商较快了解中国企业和产品,这方面是不是需要一些成功经验和专业建议?

魏有:考察目的是要帮助中国茶叶企业了解海外茶叶市场的规模结构、发展情况、消费者喜好以及当地的法律法规。考察内容丰富,但时间安排很紧凑。因此,更多的工夫和工作要做到考察前,包括选择合作商、选择地接服务商、提前做好采购商和供应商信息和产品对接、做好考察人员的培训等等,总之要做大量的工作。

“出海计划”主办方参与的2018年韩国茶博会。

这个考察行动,每个国家我们都会事前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进行深入交流,探讨确定更好更优的推广和考察路线,听取更多合理化建议。寻找茶或者食品行业组织作为当地合作商,根据我们的考察团产品特色,让当地合作商寻找合适的采购商和经销商;我们会提前进行线上对接和沟通,了解需求。提前与所在国最具代表性的贸易商进行洽谈和交流,对接需求。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,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让我们中国茶叶推介会暨专场对接会、考察团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。

记者:对于第一次出国考察的茶企业来说,贵机构的辅导和辅助特别珍贵,你们机构有没有一些定制化的帮助方案,比如针对目标市场应该如何展示自己、推介产品?茶文化,尤其是企业文化在其中能发挥多大作用?如何才能“打好文化牌”?

魏有:对于第一次出国考察的企业,我们在考察前2个月会做一次详细的线上培训,时间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在临近出国前再进行一次线下集中培训。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携带产品要求、产品包装要求、产品印刷要求、当地对接会准备的材料,以及考察团人员的语言要求等等。还会重点辅导目标国茶叶市场情况、茶叶消费情况、消费者构成、购买渠道、社交注意事项等等,会做全方位的培训,出去以后需要做什么、能做什么、必须做什么,我们都会让考察团茶企了解掌握。

"出海计划”主办方参与的2017年澳大利亚茶博会。

时间很短暂,所以很珍贵。对于企业来说,最重要的是抓住机会,在第一时间把自己产品优秀的一面展示给采购商和经销商。“文化牌”方面,我们协会会从整体去考虑,从布置、设计、宣传等等让所在国参与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初步了解我们的茶文化,并且以文化促进贸易、以文化搭建沟通桥梁。

出品:中华合作时报·茶周刊全媒体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